鸿泰盛

行业资讯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警惕糖尿病中的肌少症共病

警惕糖尿病中的肌少症共病

日期:2025-08-21 15:16:26点击率:51

[  来源:本站  |  作者:超级管理员  |  时间:2025-08-21 15:16:26  |  收藏本文  ] 【大 中 小】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肌少症作为一种以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综合征,已逐渐引起医学界与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肌少症并非孤立发生,而常与多种慢性疾病并存、相互影响,尤其是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常见慢性病。

一、肌少症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之间存在双向且相互强化的关系。一方面,高血糖、胰岛素抵抗、慢性低度炎症、代谢紊乱以及糖化终产物的积累,都可导致肌蛋白合成受抑、蛋白分解增加,促使肌肉量与力量逐渐下降。另一方面,肌少症导致的骨骼肌质量减少与肌力下降会降低葡萄糖的周围利用能力,加剧胰岛素抵抗,从而不利于血糖控制。

二、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糖尿病与肌少症共存的现象并非偶然,它们共享若干关键的病理生理通路,包括慢性炎症(如IL-6、TNF-α水平升高)、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受损、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以及激素环境改变(如睾酮、雌激素、皮质醇的不均衡)。此外,营养摄入不足、身体活动量降低、共病药物的副作用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抑郁、社会孤立)也在不同程度上促成了这些疾病的恶性循环。

肌少症评估系统.jpg

三、肌少症临床识别与评估

肌少症对慢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临床上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主动筛查与评估。常用筛查工具包括步速测试、握力测定以及简单的功能问卷(如SARC-F)。如X-Age肌少症数字化评估与干预系统通过数字化的诊疗流程,实现对肌少症的精准筛查与诊断。测试指标涵盖肌力、步速、平衡、肌肉量等数十项内容,并依据个体化的诊断结果,通过智能处方决策系统,提供营养和运动解决方案,让肌少症的诊疗形成完整闭环。对于有营养不良、体重急剧下降或活动能力下降的患者,应提高警觉,及时开展进一步评估。

四、综合干预策略

应对肌少症的防治需要多学科、个体化的综合策略,特别是在糖尿病与心衰患者中更应注重协同管理。核心干预包括:

运动干预:以抗阻训练(阻力训练)为主,结合有氧运动和平衡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肌肉质量、力量与功能。运动处方应考虑患者的心功能、血糖控制与伴随并发症,逐步递增强度并在专业指导下实施。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摄入(推荐每日蛋白摄入量因年龄、病情而异,老年人和肌少症高风险者通常需较高蛋白摄入),并补充维生素D。在糖尿病患者中还需兼顾血糖管理与饮食平衡。

临床上应提高对肌少症的认知与重视,主动开展筛查和早期干预,通过运动、营养、优化疾病干预与多学科协作等综合措施,力求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与死亡风险。


{dede:field.typename/}







温馨提示: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

鸿泰盛(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17009804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龙湖长楹天街西区星座3栋1903室(北京地区可以预约上门体验设备)

电话:4006588981、18618412349

关注我们: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