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8-18 11:55:57点击率:4
[ 来源:本站 | 作者:超级管理员 | 时间:2025-08-18 11:55:57 | 收藏本文 ] 【大 中 小】
肌少症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与功能下降的综合征,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还显著增加跌倒、骨折、住院及死亡风险。因此,防范肌少症、维护肌肉力量,是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的重要公共卫生任务。
一、肌少症的定义与危害
肌少症是一种以骨骼肌量减少、肌力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受损为核心特征的综合征。其发生既受生理性衰老影响,也可被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长期不活动、炎症反应及内分泌改变等因素加速。肌少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行动能力下降、自理能力受损、摔倒和骨折风险增加、康复时间延长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此外,肌少症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及预后相关,成为影响老年综合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1) 年龄增长:随年龄增加,骨骼肌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导致肌肉量逐步流失。
2) 缺乏体力活动:长期久坐或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
3) 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能量摄入不足及维生素D缺乏均不利于肌肉维持。
4) 慢性疾病与炎症:如慢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及长期炎症状态可加速肌肉丧失。
5)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导致肌肉分解增加。
三、防范肌少症的策略
1、增强体力活动与力量训练:规律的抗阻训练(重量训练、弹力带练习或自体重训练)是维持和增加肌肉量与肌力的核心方法。
2、增加日常体力活动,如快走、上下楼梯、园艺劳动等,有助于整体功能的维持。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太极)可降低跌倒风险。
3、优化营养摄入:老年人蛋白质需求相对提高,优先选择高质量蛋白质来源,如鱼、禽、瘦肉、蛋、奶及豆制品。注意维生素D、钙、维生素B群及抗氧化营养素的补充,维生素D对肌功能与骨骼健康尤为重要。
4、控制与管理慢性疾病:积极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减轻慢性炎症负担,对于减缓肌肉丧失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用药,评估长期用药对肌肉的潜在影响,必要时与医师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5、筛查与早期干预: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简单的肌肉质量与功能评估(如握力测试、步速测量),实现早期识别与干预。通过数字化的诊疗流程,实现对肌少症的精准筛查与诊断。测试指标涵盖肌力、步速、平衡、肌肉量等数十项内容,并依据个体化的诊断结果,通过智能处方决策系统,提供营养和运动解决方案,让肌少症的诊疗形成完整闭环。
肌少症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负担的重要健康问题,但其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预防和可逆的。通过坚持适当的力量训练与体力活动、合理的营养摄入、积极控制慢性疾病以及定期进行科学的肌少症评估,可以有效减缓肌肉丧失、提升功能能力,进而保障老年人的独立性与生活质量。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全社会应把防范肌少症作为提升老年健康的重要举措,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行的干预策略,为每位老年人提供健康、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鸿泰盛(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17009804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龙湖长楹天街西区星座3栋1903室(北京地区可以预约上门体验设备)
电话:4006588981、18618412349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