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泰盛

行业资讯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肌少症信号别忽视!60岁后的防治方案

肌少症信号别忽视!60岁后的防治方案

日期:2025-03-25 13:33:11点击率:42

[  来源:本站  |  作者:超级管理员  |  时间:2025-03-25 13:33:11  |  收藏本文  ] 【大 中 小】


30岁后,人体肌肉以每年1%-2%的速度流失,60岁后流失加速至3%!肌少症这一“沉默的健康杀手”,正威胁着超1亿中国中老年人的行动能力与寿命。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肌少症患病率高达23.8%,但仅5%患者主动就医。本文结合《亚洲肌少症诊疗共识(2023)》,揭秘肌少症的危害、自检方法与科学逆转策略。  

一、肌少症:不只是“老来瘦”

肌少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独立疾病,其核心表现为:  

1.肌肉量减少:DXA检测四肢骨骼肌指数(男性<7.0kg/m²,女性<5.4kg/m²)  

2. 肌肉力量下降:握力男性<28kg,女性<18kg(电子握力计测量)  

3. 躯体功能衰退:6米步速<1.0m/s,或5次起坐测试>12秒  ;

高危人群:  

长期久坐、蛋白质摄入不足者  

糖尿病、慢性心衰等慢性病患者  

二、四大危害:肌肉流失加速全身衰老

1. 跌倒骨折:肌肉减少20%,跌倒风险增加60%,

2.代谢率降低:肌肉是人体代谢最活跃的组织之一,肌肉流失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增加肥胖和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风险。

3.骨密度下降:肌肉对骨骼的拉力有助于保持骨密度。肌肉流失可能导致骨骼变弱,增加骨折的风险。

4. 寿命缩短:重度肌少症患者5年死亡率较健康人高3倍(《柳叶刀》2023)  

肌少症评估系统.jpg

三、你的肌肉“亮红灯”了吗?  

可以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肌少症评估诊断,通过肌少症数字化评估与干预系统SMC-1000的评估诊断、营养干预、运动干预一站式评估设备,可以帮助老年人群体早期发现疾病,并出具个性化的干预措施,积极干预,延缓肌少症的进程。该系统通过数字化的诊疗流程,实现对肌少症的精准筛查与诊断。测试指标涵盖肌力、步速、平衡、肌肉量等数十项内容,并依据个体化的诊断结果,通过智能处方决策系统,提供营养和运动解决方案,让肌少症的诊疗形成完整闭环。

四、肌少症:营养+运动联合方案

1. 营养方案

高蛋白饮食: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2克至1.5克的蛋白质。来源包括:

均衡膳食:除了蛋白质,还应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确保全面营养。应多吃: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

2. 运动方案

力量训练:每周至少进行2-3次力量训练,每次练习各个主要肌群(腿部、背部、腹部、手臂等)。可以包括:

有氧运动: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柔韧性与平衡训练:结合一些柔韧性(拉伸)和核心稳定性练习(如瑜伽或太极),有助于增强整体身体控制和减少跌倒风险。

肌少症是可控的衰老信号!从40岁起定期监测肌肉量,践行“优质蛋白+抗阻运动”策略,延缓肌少症进程,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专业肌肉评估。


{dede:field.typename/}







温馨提示: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

鸿泰盛(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17009804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龙湖长楹天街西区星座3栋1903室(北京地区可以预约上门体验设备)

电话:4006588981、18618412349

关注我们:关注我们